导语:自2015年开始,已有不少非环保企业对环保产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国有企业面对转型压力,以葛洲坝为开始的国字头环保企业开始在环保市场上积极谋求发展,另外东方园林为代表的环保临近企业也开始拓展上下游业务,打造全产业链。
葛洲坝:国字头环保跨界人
2015年1月,葛洲坝集团率先吹响了当年国企进军环保市场的“号角”,投资约4.73亿元,收购凯丹水务75%的股权。
有业内人士称,凯丹水务的资产卖了好多年都没有卖出去,有其他企业与其谈判多年都没有谈拢,葛洲坝集团能实现收购肯定是它出的价格高,能满足凯丹水务的要求,类似的案例在环保领域并不少,国企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目前,凯丹水务在中国境内拥有10座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为42.5万吨/日,工业供水能力10万吨/日。董事长令强华还透露,争取在2017年达到1000万吨/日的水处理能力。
华鼎股份:原始行业低迷,寻求转型新出路
华鼎股份在去年中旬以现金增资方式投资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环球中科)1.02亿元,增资完成后,占股51%。
华鼎股份作为我国专业从事高品质、差别化民用锦纶长丝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过去三年锦纶行业受到产能扩张、产品结构性过剩和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行业景气低迷,或许锦纶行业比较低点已经过去,今年有望复苏,但行业转型已是必然选择。
环球中科7年多时间以来,在北京、宁夏、河北、黑龙江、山东、安徽等地先后设立、参股或兼并多家独立法人企业,形成了固废资源化、高效药剂、水厂建设和改造、水处理工艺工程等四大业务方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水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负责人称对环球中科的投资,是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环球中科环境治理技术优势,同时标志着公司成功进军国家新兴环保产业,为公司将来在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石化节能环保:未来中石化下游也要成立环保公司
2015年8月,中国石化首家节能环保工程公司在湖北成立,这是中石化唯一的节能环保工程公司、节能环保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持中心。就在当月,中国中车与江苏常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探索分散污水治理模式。其中,中国中车公司投资10亿元在常熟建立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及研发基地。
中石化节能环保是中石化上游家节能环保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建表示未来中石化下游也要成立这样的公司。他指出中石化成立这个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低碳环保、碧水蓝天的战略。同时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系统解决在石油行业上游,石油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关键环保技术。成立专业化环保公司,不是为了排挤民营企业,也不是想构成产业垄断,排挤传统环保行业的守护者。
此外,中冶集团、徐工集团、中国铁建、中国建投等一大批国企也在环保市场上积极谋求发展。
万科:集中资源 切实解决环保问题
同年9月,万科集团联合大成食品集团、华大基因及凯达环保成立绿倍生态科技公司,四家企业跨界进入环保产业。绿倍科技将以“微藻”技术为核心,利用企业的微藻处理系统,解决养殖及相关产业的废水污染问题,并通过微藻回收利用系统,将其进行再加工,用作水产养殖及特殊动物的饲料。
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此前也表示,此前万科曾尝试将社区内的生活垃圾通过自有的微生物技术进行降解,再将处理产物作有机肥用于种花种草,但由于餐厨中的有机盐沉淀,应用几年后造成了土壤板结问题,未取得理想效果。
万科负责人曾表示参与成立绿倍科技,是希望把资源集中起来,既切实解决环保问题,也可吸取经验,以期日后将相关技术用于万科所建社区的有机垃圾处理上。
东方园林:未来行业并购还将投入200亿
东方园林作为园林界的龙头企业,2015年9月以来相继收购5家环保行业公司股权,涉及水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领域,总金额合计约30亿元。其中包括固废领域申能环保60%的股权、吴中固废80%的股权、金源铜业100%的股权;水处理领域的中山环保100%的股权和上海立源100%的股权。
公司董事长何巧女表示“公司目标是以并购强势进入,打造技术型环保集团,成为多个细分行业的领头羊。”
何巧女表示,东方园林未来将把并购来的核心技术应用到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中,提升现有设计景观业务,打造工业危废无害化、资源化完整产业链。更重要的是,“未来两年公司还将围绕水务和危废行业并购投入200亿元,然后再用两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对收购公司进行一些新建和技改工作”。
启迪科服:并购时考虑是否有真正的协同效应
启迪目前在环保领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起步,固废领域和桑德的合作,水务和其他集团成立启迪水务集团,大气领域和科达的合作。启迪科服副总经理韩永称启迪之所以进入环保行业,是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做出的业务拓展。因为启迪前身是清华科技园发展公司,从1994年开始做科技园区开发建设,现在全国30多个地方有科技园区,有六七十个地方有孵化器。和地方政府在创新创业方面有了合作的机制,实际上这也是环保行业所需要的客户兑现。
结合清华大学在环境领域的积累,清华环境学院有比较好的校友、网络的资源,启迪促成了和桑德的合作。启迪是比较早实现了混合制改革的企业,一方面清华大学是启迪的控股股东,另一方面,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所在。
韩永指出启迪做业务的拓展,或者并购的时候,除了看公司本身的业务之外,还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能给这个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增量,或者说这个企业给启迪环保业务拓展带来什么样的助力,是不是真正有协同效应。启迪在环保领域的拓展,一方面是比较积极的,另一方面也是比较稳健的态势。
ST宜纸:重组拟转型
ST宜纸今年年初以16.27元/股非公开发行5531.65万股,作价9亿元收购寰慧科100%股权;同时拟以16.27元/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用于投建发电项目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等。同时,公司拟以相同的价格向绿旗科技等多名对象发行5531.65万股,募集9亿元配套资金。标的公司主营城市集中供热规划、设计等业务,重组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利用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的集中供热等节能环保相关业务。但是,标的公司财务状况不容乐观,2015年1-6 月、2014年、2013年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告亏损。
宜宾纸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交易,公司将在原有造纸业务的基础上,新增利用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的集中供热等节能环保相关业务,将构建纸业和环保业务的双轮驱动模式,初步形成大环保产业布局,实现公司业务的战略转型。
盈峰环境:3年内市值突破300亿
1974年以风机起家的盈峰环境于今年3月更名后从风机转战环保,以大环保、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为战略经营主线,以科技为战略经营驱动力,做强做大做实环保产业。
2015年盈峰环境对国内监测行业领军企业宇星科技的全资收购以及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绿色东方的控股,并在伺候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风环保,设立30亿环保并购基金。提出了“力争2018年净利润超过8亿元,市值突破300亿元”的宏伟目标,而要实现这一既定目标也就意味着盈峰环境要在3年的时间内,将其市值增长2倍。
7月25日盈峰环境斥资5.48亿一举收购BIG BLOOM GLOBAL LIMITED(“大盛环球”)100%股权、SHINY JOYOUSLIMITED(“明欢有限”)100%股权、广东亮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亮科环保”)55%股权,布局城镇、农村污水处理及生态修复业务。
广晟公司:传统产业面临去产能挑战
上个月东江环保原董事长张维仰将其持有的公司6068万股股份协议转让给广晟公司,以及之后东江环保向广晟公司发行不超过1.5亿股,募资不超过20亿元完成后,广晟公司持有东江环保2.11亿股股份,占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的20.27%,广晟公司正式进军环保产业。
广晟公司在入主东江环保前,主要产业板块包括矿业、电子、工程地产和金融,而比较新打造的环保板块成为公司的第五大业务板块。
对于并购东江环保初衷,广晟方面表示,国有企业进入瓶颈期,传统产业面临去产能挑战,广晟公司的矿业和工程地产亟待转型升级,倚靠“转型升级、资本运营、创新发展”三大抓手,广晟公司看好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广晟公司现有业务与环保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比如电子信息和矿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固废,需要处置或资源化利用。从2014年开始,广晟公司已开始布局环保产业,和德国欧绿宝合作在香港设立欧晟公司(广晟公司持股30%),向国内引进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目前已开始建设揭阳市PPP垃圾处理项目,欧晟公司和东江环保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化学:打造独立环保业务板块
就在上周,中国化学发布公告称,拟联合中国化工按照75%和25%的持股比例投资设立中化工程集团环保有限公司(“中化环保”),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首期出资为人民币1亿元。中化环保将主营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废治理以及节能减排项目工程。
其实,中化环保的成立并不是中国化学首次涉猎环保业务,据中国化学2015年年报显示,在其2015年新签合同中:化工34.55%,石油化工24.31%,煤化工25.77%,建筑4.41%,环保2.22%。对照中国化学庞大的体量及营收(2015年营收635.32亿元),尽管环保板块占比不多,但营收金额已较为可观。且公司有意将环保板块作为发展重点之一。
而此次中国化学联合集团公司成立环保企业,将利于公司打造独立的环保业务板块,利于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不少环保企业家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个时代对环保产业来说是比较好的时代,但同时也是比较坏的时代。对于这句话真的不能赞同更多,现今的环保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行业内的收并购全产业链扩张以及其他行业向环保领域的跨界迈进,对扎根未稳的中小型环保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可能遭到趋势的颠覆,但也可能抓住趋势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