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刘嘉文副市长率队到斗门巡河调研,详细了解黑臭水体整治及河长制推进情况。刘嘉文充分肯定了斗门区河长制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并要求加大河长制工作力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方案措施,攻坚克难,抓重点,突破难点,见行动,见成效。
调研检查组一行先后实地检查了井岸镇的五福涌和白蕉镇的合禾涌,认真听取区相关部门对黑臭水体整治的情况汇报。斗门区在在黑臭水体整治方面,采取PPP模式集中对7条黑臭河涌进行整治及水生态修复。辖内黑臭河涌基本完成阶段整治,累计完成投资约4000万元。据介绍,这些河涌经过截污及清淤等相关环节整治,目前,水质有较大程度改善,治理成效十分明显。
刘嘉文强调,斗门区是我市河网比较密集复杂的区域,作为珠海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示范区,要结合当前实际,推进七大类31项重点工作和90个滚动项目,强化入河排污管理,确保黑臭水体整治达标,加强农村治污及河堤生态修复,确保实现“水清、岸绿、堤固、景美”。
就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工作,调研组要求,要把“五个一百”爱水护河工作引向深入,打造一批秀美河涌,创建一批爱河护河示范村居及优秀企业;要切实加强宣传督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关心、支持河湖管理的良好氛围,建立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治理工作机制。
记者获悉,我市河长制全面有序推进,出台河长制三年行动计划,统筹督导市、区河湖管理保护的重点工作,提出七大类31项重点工作和90个滚动项目,总投资约266亿元,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解决全市河湖管理保护存在的重点问题,实现“水清、岸绿、堤固、景美”。
在过去一年,我市搭建起河长制“四梁八柱”,完成了树牌、定人、确责。我市出台了河长制工作方案,完成了全市533条河流、66个水库,12个山塘,6个湖泊的摸底调查。此外,还设置了市、区、镇、村四级河长共537名,出台了7大工作制度,编制完成市、区主要河湖“一河一策”,基本建立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全市重点河涌的整治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另外,河长制工作在实施“互联网+河长制”、施行河道警长制,河湖管理保护宣传,聘请民间河长参与公众监督,采取专项措施治理河湖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今年打好防治污染的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