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资讯 > 行业资讯 >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详细介绍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天恒远编辑李德馨认真总结整理了相关的知识,接下来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章主体正文: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小编听取根据技术人员的介绍,认真整理总结了一下,为您详细介绍

  技术人员介绍,利用美人蕉水培体系中根系优势微生物的加入,快速增加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溶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优势细菌的比例,提高人工湿地系统内双加氧酶、脱氢酶、磷酸盐脱氢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基因中脱氢酶基因的丰度;再交叉种植两种湿地植物,产生不同植物根系分泌物,并形成丰富的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能够同时有效去除COD、氨氮和总磷。然后采用连续进水‑间歇进水交替运行的方式,保证脱氮效率的提升,同时维持系统稳定运行。该方法充分利用人工湿地的优点,强化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优化了湿地的运行方式,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及社会价值。

  一,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潜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池、人工湿地池和出水集水池;所述培养池用于美人蕉根系微生物的培养,以生活污水为培养基质培养美人蕉种子,从而获得OD600nm=0.2~0.6的微生物水;人工湿地池内填充的湿地基质为掺有微生物水的砾石和土壤,土壤附于砾石之上,且微生物水与湿地基质按照1L/m3进行掺杂;且所述湿地基质上以6株/m2的种植密度交叉种植有两种湿地植物;人工湿地池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两次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出水集水池用于存储两次处理的中间产物。

  二,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生活污水,按照1:4~3:4的体积比与清水混合,作为培养液培养未发芽的美人蕉种子,直至培养液的OD600nm=0.2~0.6;

  步骤2、将OD600nm=0.2~0.6的培养液按照1L/m3分别均匀地掺入土壤和砾石中,构成湿地基质;

  步骤3、将步骤2中的砾石和土壤按照4:1的体积比铺入人工湿地池中,土壤附于砾石之上,且土壤厚度小于1米;然后按照6株/m2的种植密度交叉种植两种湿地植物;

  步骤4、用蠕动泵抽取生活污水至人工湿地池,生活污水在人工湿地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维持为48h,预处理后预存在出水集水池;

  步骤5、用蠕动泵抽取出水集水池中的预处理污水至人工湿地池,预处理污水在人工湿地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维持为12h,二次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交叉种植的两种湿地植物均为植物幼苗,由再力花、芦苇、千屈菜、美人蕉、梭鱼草、滴水观音中的一种以及灯心草、黄花鸢尾、菖蒲、水葱、风车草、小香蒲中的一种。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面广量大、治理条件复杂、基础薄弱的特点。基于此,人工湿地能够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高效净化;尤其是潜流人工湿地(SFCWs),其水流位于填料表层以下,通过植物根系、表面生物膜及填料截留等多重作用,具有较好污染物去除效果,并且该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已有较多的实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时的脱氮效率仅停留在40%~50%之间;除磷效果一般为40%~60%;COD的去除效果较好,但是比较高也只能达到70%~80%,处理过的废水很难同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

  对于这类难题,大部分专利(如CN106115928A、CN106542635A、CN106554134A等)公开的内容重点在于人工湿地结构和填料的建设,包括反应单元的组合、湿地填充基质的选择及不同基质材料的人工湿地组合等,对于植物、微生物等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的优化和构建很少。而人工湿地生态的构建,尤其是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的建设,对于构建高效的基质-微生物-植物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以有效保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此外,不同运行方式对构建好的人工湿地系统冲击较大:如间歇运行改变水位控制人工湿地的溶解氧含量,能够提高人工湿地氮素去除效果,处理效果优于连续流进水人工湿地。然而间歇运行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不稳定性因素,难以保证系统大批量连续运行。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官网。

(责任编辑:李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