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资讯 > 行业资讯 >

回顾2001年得水独厚的江城也会缺水吗?武汉水资源情况调查

  2001年7月9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行动起来,奋起抗旱。就在同一天,武汉市物价局、市自来水公司联合召开办公会,紧急磋商武汉水价上涨的有关事宜。虽说抗旱和水价调整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但两者却面对着一个紧迫而共同的话题——节水。

  古往今来武汉“得水独厚”年供水量相当于7个东湖

  在7月上旬的短短10天内,武汉市出现了两次40℃的高温,创下百年历史同期次高纪录。伴随着热浪滚滚而来的是供水量的猛增,10日全市供水量达251.63万吨,超过去年247万吨的历史比较高纪录。为了让“能把鸡蛋烫熟”的马路降温,武汉市还出动所有的洒水车,一天洒水1700吨,用白哗哗的自来水滋润江城。

  烈日当头,武汉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拍着胸脯说:“我市目前日综合供水能力已达303万立方米,气温再高也能保证供应。”听到这句话,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武汉人多少放了心。

  从古至今,武汉“得水独厚”。作为我国比较早用上自来水的城市之一,武汉的自来水供应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如今,全市主城区的供水管网总长度近4000公里,比武汉到上海的航距多出三倍有余,年供水量相当于7个东湖。目前,武汉市共有12个水厂从长江和汉江中汲水生产自来水,据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武汉监测站比较新监测结果显示,武汉市自来水公司出厂水1度浊度合格率已达到80%,优于国家卫生饮用水3度的标准。可以说,武汉市的自来水生产从质与量上讲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是供大于求。

  东湖水厂被迫停产水污染会导致水荒

  “武汉也会缺水吗?”站在滚滚东去的长江边上谈这个话题,似乎有点杞人忧天。然而,就在武汉的下游,素有“水乡”之称的江苏省竟然频发水荒,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质恶化无法饮用。

  今年5月1日,曾供应周边数十万人吃水的东湖水厂停止使用。东湖水厂停用的主要原因是东湖水质不宜再生产自来水。

  在美丽的东湖湖畔生活了50多年的张教授近日发现,他家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又细又小。打电话给供水热线,才知是东湖水厂停用后,从其他水厂调来的长江水,经“长途跋涉”后在高峰时段出现水压不足。站在自家阳台上鸟瞰浩渺的东湖,张教授颇有感触:“原来的东湖水清澈见底,养育了多少代人啦!”

  据资料表明,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水质状况日趋恶化。全市有56%的河段和89%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武汉市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阮泰棋说,近年来,在武汉市城区宗关等8大水厂的取水口附近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尽管规定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为保护区,但总有单位和个人熟视无睹地继续排污。取水口的水源污染曾经导致堤角水厂等数家大型水厂被迫短期停产。

  漏水是供水的“癌症”一年流走两个半东湖

  漏水是城市供水的“癌症”。面对我市供水管网图上密密麻麻的“蜘蛛网”,谁也不敢保证这些埋在地下近4000公里长的管道和数以百万计的接口不会漏水。

  尽管武汉市自来水公司的巡线部门每天忙于查漏堵漏,但武汉市自来水的漏检率仍然高达19.6%。用这个比例计算出的数字颇为惊人:一年流走2.6个东湖。

  其实,一年白白浪费掉的自来水绝不止这么多。据专家测试,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以每秒一滴的速度滴水,一小时便可收集3.6公斤水,一个月就高达2592公斤,一年的漏水量就达到了31.1吨。

  从武汉市自来水公司供水部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让人揪心。每年因人为因素导致主干管网漏水的事故多达数百起。在舵落口某施工现场,一施工单位在挖断自来水水管后,害怕负责任隐瞒不报,竟将破溃处直接接上管子通到下水道里,然后再填埋了事。这种恶性事件让供水部门防不胜防。

  对水资源浪费的熟视无睹所带来的恶果,是社会对用水和节水的漠视,这也让供水部门在经营上陷入困境。据悉,武汉市自来水用户欠费总额已高达9000万元,政府投入的巨额建设资金难以回收,供水越多,亏损越大,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已危及到全市自来水的正常生产、供水管道的抢修和维护。

  自来水不会永远自来武汉人要有节水意识

  “自来水是自来的”。生活在长江边上的武汉人习惯了用水的富足,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惦记着关掉电灯,却忽视了拧紧水龙头。

  记者曾在武汉商场的洗衣机销售区询问售货小姐,消费者在选购洗衣机时,有没有人考虑过洗衣机是否节水。售货小姐回答得很干脆,省电就行了,省水也省不了几个钱。在“得水独厚”的优越感的趋使下,加上处于全国比较低水平线的水价,武汉人用起水来堪称粗放。

  据估算,武汉市正在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在50万套以上,其耗水量比用节水器具高出20%至60%。以此推算,全市仅此一项每年就要多消耗自来水1800万吨,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厂两个月的供水量。

  事实上,滨江滨湖的大武汉粗放用水的本钱已经所剩无已。据长江水资源保护局有关人士介绍,由于长江和江汉中下游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临岸水质条件恶化,一些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得不向江心延伸。可以说,水质危机所导致的水资源危机已大于水量的危机。

  据武汉市供用水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今年起将在全市强制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凡达不到节水标准的,将不予供水。除居民家庭外,单位现有建筑中的用水器具,必须在2005年前全部更换成节水型。

  低水价制约了城市发展水价上涨大半为了治污

  一瓶矿泉水的钱,可以买5吨自来水或100吨灌溉水,这就是武汉市现行的水价。由于历史观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原因,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把水真正作为商品看待。在“福利水”的光环下,大量的水资源才被人为浪费。

  无论是城市供水部门,还是市政治污部门,都称低水价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据专家测算,武汉市水价综合成本约为每吨0.787元,要达到污水处理保本经营,每吨污水处理费需0.65元。

  根据新近的水价调整方案,居民水价格为每吨1.29元,其中含自来水费0.75元、污水处理费0.53元、水资源费0.01元。与现行水价每吨0.854元相比,涨幅比较大的是污水处理费,从0.224元升到0.53元。按全年测算,本次调价后将可增收11461.75万元。下一步的问题是,水价调整后怎样才能让掏了腰包的老百姓满意。(2001年7月16日《武汉晚报》首席记者陆阳)

  后记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18个省(区、市)的620座城镇缺水,300多座城镇被迫限水,影响人口达2600万人。也就是说,我国国土面积的30%、人口面积的60%处于缺水状态.生产自来水。

  在美丽的东湖湖畔生活了50多年的张教授近日发现,他家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又细又小。打电话给供水热线,才知是东湖水厂停用后,从其他水厂调来的长江水,经“长途跋涉”后在高峰时段出现水压不足。站在自家阳台上鸟瞰浩渺的东湖,张教授颇有感触:“原来的东湖水清澈见底,养育了多少代人啦!”

  据资料表明,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水质状况日趋恶化。全市有56%的河段和89%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武汉市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阮泰棋说,近年来,在武汉市城区宗关等8大水厂的取水口附近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尽管规定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为保护区,但总有单位和个人熟视无睹地继续排污。取水口的水源污染曾经导致堤角水厂等数家大型水厂被迫短期停产。

  漏水是供水的“癌症”一年流走两个半东湖

  漏水是城市供水的“癌症”。面对我市供水管网图上密密麻麻的“蜘蛛网”,谁也不敢保证这些埋在地下近4000公里长的管道和数以百万计的接口不会漏水。

  尽管武汉市自来水公司的巡线部门每天忙于查漏堵漏,但武汉市自来水的漏检率仍然高达19.6%。用这个比例计算出的数字颇为惊人:一年流走2.6个东湖。

  其实,一年白白浪费掉的自来水绝不止这么多。据专家测试,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以每秒一滴的速度滴水,一小时便可收集3.6公斤水,一个月就高达2592公斤,一年的漏水量就达到了31.1吨。

  从武汉市自来水公司供水部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让人揪心。每年因人为因素导致主干管网漏水的事故多达数百起。在舵落口某施工现场,一施工单位在挖断自来水水管后,害怕负责任隐瞒不报,竟将破溃处直接接上管子通到下水道里,然后再填埋了事。这种恶性事件让供水部门防不胜防。

  对水资源浪费的熟视无睹所带来的恶果,是社会对用水和节水的漠视,这也让供水部门在经营上陷入困境。据悉,武汉市自来水用户欠费总额已高达9000万元,政府投入的巨额建设资金难以回收,供水越多,亏损越大,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已危及到全市自来水的正常生产、供水管道的抢修和维护。

  自来水不会永远自来武汉人要有节水意识

  “自来水是自来的”。生活在长江边上的武汉人习惯了用水的富足,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惦记着关掉电灯,却忽视了拧紧水龙头。

  记者曾在武汉商场的洗衣机销售区询问售货小姐,消费者在选购洗衣机时,有没有人考虑过洗衣机是否节水。售货小姐回答得很干脆,省电就行了,省水也省不了几个钱。在“得水独厚”的优越感的趋使下,加上处于全国比较低水平线的水价,武汉人用起水来堪称粗放。

  据估算,武汉市正在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在50万套以上,其耗水量比用节水器具高出20%至60%。以此推算,全市

(责任编辑:李德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