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日本水企行业的中国之路
大家都知道,随着中国水务市场的日益规范与发展,如何在这片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上分一杯羹逐渐成为各国水务企业关注的焦点。论坛以“追求日中水业 新的伙伴关系”为论坛主题,通过主旨发言、对话、商务对接等环节,进行平等、务实的讨论与交流。
据了解,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技术体系,解读政策法规,剖析业内热点,在此次会议上,特针对近年来中日水企的交流合作及未来的发展方进行了总结发言。 作为起步早、发展快的水务尖兵,日本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在技术方面,多年的研发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设备方面,以高质量为特色设备装置帮助制造商站上了业内的制高点;充足的资金、完善的人才的储备是其发展另一利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以技术为纽带,以人才为保障,推动日本的水务企业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在污水处理、供水、运营等环节都有良好表现。 但同时,傅涛博士也表示,日本水务企业的发展并非十全十美,仍然隐含危机。水务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体系,整体性的系统风险不可避免,如果不能进入产业内部纵观全局,往往容易一叶障目,陷入“过度夸大风险”的危险,造成“对中国市场有信心,可却对进入该市场下不了决心”的囚徒困境。 傅涛博士分析,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无疑是日本水务产业的分散性导致的。企业在技术、工程、运营等各环节中的单点表现都很优秀,可却没能将各个环节有效整合,总体优势反而处于较低的水平,运营主体未向市场开放,不在实战中历经市场的打磨,企业竞争力自然会出现问题;工程市场上,即便自身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但面对不同的规范及管理体系却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导致决策层的前瞻后顾,造成决策缓慢、产业对接无法实现的局面,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如此恶性循环,势必会阻碍日本水务企业向海外进军的步伐。 近年来中日双方在水务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地方政府开始探讨PPP合作机制,北九州成立了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协会,中央政府也从投资角度出发成立了产业投资机构。但这些都主要是从技术、资金层面展开,缺乏对相应商业模式及政策的深入探讨,因而建议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市场研究力度,重新审视中国市场,在行业成本、国家成本等角度进行综合的风险考量,对商业模式、融资方式、风险分摊模式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比较后,适度开放日本国内市场,为企业提供不断成长的广阔空间。 傅涛博士表示,在日参观期间,深刻感到企业在运营市场束缚较多,自主性有待提高,他坦言,“如果一个企业尚未在国内得到很好地的锻炼就贸然走向海外,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法律背景、市场环境下谋求发展,即便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品牌效应,也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傅涛博士分析整体形势,结合与会代表发言,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建立战略伙伴合作机制。 面对资金、政策等多方风险,建议中日双方从各自角度出发,判断潜在的风险,在双方战略互信、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寻找合作伙伴,分摊风险,这样既能满足现代性综合产业市场的需要,也能比较大程度的整合各自优势,实现产业互补。 其次,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拓展交流领域。
北京中天恒远产品咨询电话:010-8022-5898 (责任编辑:李德馨) |